主办方:中国酒店产业综合服务平台
时 间:2025-07-05 07:09:48
地 点:北京
● 本報記者 楊潔
《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編製指南》近日發布並施行,幫助上市公司更好地理解《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續監管指引第11號——可持續發展報告(試行)》相關規定,規範編製可持續發展報告。
北交所自成立以來,引導上市公司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倡導披露可持續發展相關信息。北交所上市公司披露ESG報告和可持續發展報告的數量和質量逐年提升,良好的可持續發展市場生態已初步形成。
指導上市公司編製報告
《指南》包括《第一號 總體要求與披露框架》和《第二號 應對氣候變化》兩個具體文件,為北交所上市公司理解規則要求和編製報告提供具體指導。
《第一號 總體要求與披露框架》詳細解釋可持續發展報告的原則性規定以及識別、分析重要性議題的方法,明確“治理,戰略,影響、風險和機遇管理,指標與目標”四要素的披露要求和示例,並提供可持續發展報告披露的總體框架。
考慮到創新型中小企業的發展階段特點,北交所沒有對上市公司作出可持續發展報告的強製性披露規定,鼓勵上市公司“量力而為”,循序漸進推動上市公司加強披露。《第一號 總體要求與披露框架》顯示,披露主體為自願披露《可持續發展報告》的上市公司。披露主體應當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後4個月內按照《指引》規定編製並披露《可持續發展報告》,披露時間應當不早於年度報告。報告名稱應當包含“可持續發展報告”“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報告”表述。
《指引》設置了21個具體議題。其中,環境信息披露設置了應對氣候變化、汙染物排放、生態係統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8個議題;社會信息披露設置了鄉村振興、社會貢獻、創新驅動等9個議題;可持續發展相關治理信息披露設置了利益相關方溝通、反不正當競爭等4個議題。根據《指南》,披露主體可以在《指引》設置的前述議題外,結合所處行業特點、行業發展階段、自身商業模式、所處價值鏈等情況,識別並披露其他具有財務重要性或者影響重要性的議題。
《第二號 應對氣候變化》提供評估“應對氣候變化”議題重要性(包括影響重要性和財務重要性)的方法;提供氣候適應性與情景分析、核算溫室氣體排放量、氣候轉型計劃相關披露實踐和示例,並詳細解釋“應對氣候變化”議題的所有披露要點。
在核算溫室氣體排放量方麵,《第二號 應對氣候變化》顯示,披露主體需要設定運營邊界,即識別與其運營相關的排放。可分為直接溫室氣體排放與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還可分類為範圍一、範圍二和範圍三排放。範圍一指的是公司擁有或控製的排放源的直接溫室氣體排放,範圍二指的是公司自用的外購電力、蒸汽、供熱或製冷產生的間接溫室氣體排放,範圍三指的是公司價值鏈上發生的所有間接排放(除範圍二以外),包括上遊和下遊的排放。《第二號 應對氣候變化》詳細介紹了範圍一、範圍二、範圍三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
給投資者帶來新的視角
業內人士認為,可持續發展報告或ESG報告的披露,可以給投資者帶來新的視角,用以分析公司的增長質量和長期發展動力,同時提升上市公司的規範運作水平,促進上市公司可持續、健康發展,進一步保護投資者利益。
2024年4月,《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續監管指引第11號——可持續發展報告(試行)》正式發布,自2024年5月1日起實施。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北交所上市公司披露ESG報告和可持續發展報告的數量和質量逐年提升,良好的可持續發展市場生態已初步形成。
2022年度,北交所上市公司均按照規則要求在年報中披露了社會責任履行情況,四成公司披露了汙染防治、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相關信息。2023年度,、、、、、、、、、、、、、等公司專門披露了ESG報告。2024年下半年以來,太湖雪、、鐵拓科技等公司宣布設立董事會ESG委員會,並公布了相關工作細則,可持續發展理念進一步深入人心。
北交所方麵表示,下一步,北交所將在中國證監會統籌下,根據市場需要加快推進其他重要議題具體指南的製定,逐步實現對《指引》重點內容的全覆蓋。同時,持續總結上市公司最佳實踐,加強市場培訓,推動提高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質量。
2012年12月份我國PPI同比下降1.9%...
前5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利潤同比增長11.4%|前5月|工業企業|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