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親子室內運動,讓宅在家的孩子不但玩的高興,又能提升免疫力
這個假期因為疫情的原因應該是史上最長的假期,大孩子們雖然不能到校上課,但是已經開始了停課不停學的線上上課。
而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因為沒有網課,他們隻能在家上天入地,上竄下跳、精力充沛的超長待機……
疲憊的爸媽爺奶使出渾身解數:積木、繪本、電視、手機、iPad ... …小朋友還是活力滿滿,家長不得不感慨每個小朋友都是一個“能量怪物”。
當家中瓜子、地板都已經數完,您還有什麽“自家一日遊”的新項目嗎?
丁媽推薦室內運動,對,室內運動。室內運動操作簡單,不需要任何特殊道具,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參與,增強運動的趣味性,每天半小時,就提高家人的機體免疫力。
孩子運動的好處:柏拉圖說:為了讓人類有成功的生活,神提供了兩種管道——教育與運動。我們也越來越看到,這兩種管道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
1.運動可以讓孩子強健身體
運動帶給孩子最直接的益處就是提高免疫力,強健身體。
孩子適量的運動可以使體內的能量消耗增加,還可以使胃腸道的蠕動增加,從而促進孩子的食欲和消化。
運動還可以促進孩子身體發育,尤其是骨骼和肌肉發育的有利因素,有利於平衡骨骼生長及全身的鈣、磷代謝。
運動還可以控製孩子的體重,現在很多孩子體重超標的主要原因就是吃的多,動的少。身體肥胖會給健康帶來一係列的隱患,如得心髒病、糖尿病和高血壓等疾病的幾率增高。而孩子經常運動可以消耗多餘熱量,還可以增加肺活量。
2.運動可以讓孩子大腦更聰明
以前,我們一直對“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深信不疑。
其實,這是最大的謠言,運動不但可以讓四肢發達,而且還能讓頭腦更聰明。
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賓夕法尼亞大學運動控製學博士魏坤琳說:“運動能增加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
它就像大腦的肥料,有了它,大腦能長得更茁壯,你就會學得更快、記得更牢,還會感覺更快樂。
同樣的理論在《親子打鬧遊戲的藝術》這本書中也有說過:
動物行為學家研究在打鬧時,大腦會分泌"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簡稱BDNF,它會滋養大腦,促進大腦皮質和海馬體中神經元的生長,而這兩個區域負責的都是高級學習能力、記憶力及更複雜的大腦行為,如語言表達和邏輯推理。簡言之,運動會讓動物變得更聰明。
怎樣才能增加大腦裏的這種肥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有氧運動
3.運動可以讓孩子學習更好
東芬蘭大學在2013年的一項研究也發現,在小學入學時,運動能力較強的孩子,在之後的3年裏,閱讀和數學能力也比其他孩子強。密歇根州立大學的研究發現,孩子們的有氧運動量和他們的語文、數學成績有正相關的關係。運動之所以會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記憶力和注意力,讓學習產生正向效果。
是因為孩子在運動時會產生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腎上腺素,這三種神經傳導物質都和學習有關。多巴胺是種正向的情緒物質,使人產生愉快,孩子在愉快的時候,學習效率也是最好的。
血清素的增加,孩子記憶力就會變好,而腎上腺素會使孩子注意力集中,記憶力和注意力都是孩子記得快、學的好的必要條件。
如何和孩子進行室內運動帶孩子在戶外運動,不僅可以呼吸新鮮的空氣,還可以多曬太陽,促進孩子體內還、磷的吸收和利用。
但是現在是非常時期,控製疫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出門,宅家裏。
很多父母以為在家裏就不能陪孩子運動,其實不然,父母在家裏照常可以和孩子一起運動,不但可以培養親子關係,其樂無窮,最重要的是可以提升抵抗力。
△推薦10種適合孩子的室內運動
1.毛毛蟲子爬
這幾天在抖音上很火的遊戲之一,很多人在地上爬行並拍成視頻。
這個運動對於孩子來說是有好處的,爬行是一項能量消耗較大的運動,不用兩條腿走路,身體緊貼地麵,例如采用類似匍匐的姿勢前進,能鍛煉臂力,還可以增強孩子的體耐力、敏捷性、靈巧型、協調性。
2.室內籃球
看誰扔的準,在遠處放一個籃子、盆子、盒子等,站在一定的距離,往籃子裏投球或者毛絨玩具、團成球的襪子、積木、樂高等等,可以鍛煉孩子的臂力以及手眼腦協調能力。
3.跳繩
跳繩可以增加彈跳力和抵抗力,在跳躍的過程中幾乎調動全身所有的肌肉,使肌肉群變得更為結實,尤其是腿部的。
跳繩是有氧運動,可以使呼吸加深,有助於增強孩子心肺功能,增加腦神經細胞的活力,提高思維反應能力。
選擇一根輕巧細長的塑料繩,用腳尖跳躍,避免腳後跟著地,手臂微微張開,用手腕發力,避免整個手臂揮舞。
跳繩最好每次鍛煉30分鍾左右,一天可鍛煉1-2次,內每跳1--2分鍾後,可以休息30秒,之後再繼續。
跳繩的動靜一般比較大,適合居住平房或者樓下沒人時跳,否則會擾民。
4.軟球擊倒布玩偶
這個運動和室內投籃是一樣的,隻是換了道具。可以把家裏的毛絨玩偶放在桌麵上,離桌子一定的距離,投擲出軟球,把玩偶們統統擊倒下桌麵!
或者把喝過的易拉罐擺放成金字塔,離易拉罐一定距離,用軟球投擲,擊倒易拉罐。
這個運動主要鍛煉的是孩子的投球的方向的準確性和力度。
5.拍氣球
這個運動可以全家一起玩兒,可操作性非常強。
注意氣球的氣不要充太足了,鍛煉孩子眼疾手快的反應能力,如果想挑戰難度,可以放2個、3個氣球,運動的規則就是不能讓它們落地。
6.單腳取物
這個運動主要是鍛煉孩子的平衡能力,除此之外還可以使孩子頭腦變得更清楚,記憶力也明顯增強了。
一隻手插在腰部,任意抬起一隻腳,剛開始可以讓孩子先練習單腳站立,在單腳維持平衡的情況下,再增加難度,拿起地麵上的物體,並擺放好。
7.吹氣球
這個運動,可以鍛煉孩子的肺活量,把氣球放在幹淨的地板上,孩子蹲做下來,憋足一口氣,用力吹氣球,用氣流的力量推動氣球移動。
8.立定跳遠
在地板上用膠布貼出線條,父母可以教給孩子規範的立定跳遠姿勢,立定跳遠是“達標”項目之一,是體育考試、會考的必測項目或選測項目,所以可以讓孩子從小就練習。
立定跳遠主要鍛煉孩子腿部爆發力和腰腹部力量,還有全身協調性。
9.跳房子
跳房子是一款古老的運動和遊戲,趣味性特別的強,幾乎每一個70後80後在童年都玩過。
跳房子能提高孩子們投擲、跳躍、奔跑和保持身體平衡的能力,還能培養他們團結、協作的意識。
10.夾氣球跑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比賽跑,再此基礎上可以增加難度,在雙腿夾住一個氣球,在跑的過程中必須要協調好氣球,防止氣球落地。
這個運動考驗的是孩子協調力和配合能力。尤其適合二胎家庭。除了這個兩個孩子還可以側身夾球跑或者背靠背夾球跑。
孩子室內運動注意事項1.運動量循序漸進
運動雖然好處多,但是每個孩子的身體素質不一樣,因此每次運動的時候應該根據孩子的身體實際狀況來決定,避免超負荷增加運動量,以免孩子身體吃不消,起的適得其反的作用。孩子的運動量應該循序漸進的增加。
2.長久的堅持
運動持久才會有效果,所以父母要陪孩子養成定時定量的運動習慣,例如一周固定哪幾天運動,這樣會比很久才進行一次激烈運動更有效果。
3. 兼顧趣味性
孩子天生愛玩遊戲,所以在運動的過程中要考慮到趣味性,鼓勵孩子長久的參與。
如果給孩子單純的設計運動,孩子很快就會感到枯燥無味,沒有興趣繼續堅持下去。
4. 不能急功近利
運動的效果是日積月累的,所以父母不必過於心急,想著通過運動很快就能增加孩子的抵抗力,使孩子不再感冒,這樣反而會影響運動的效果。
父母和孩子運動的過程中,多注重過程而非結果。
5. 家長的陪伴
父母陪伴是促進孩子運動習慣養成的關鍵,父母和孩子一起運動,可以起到相互鼓勵和監督的作用,一起培養起運動習慣,另外還能促進親子關係,營造身心健康的家庭環境。
小結因為疫情,84歲的鍾南山院士再次成為“全民偶像”。
他以院士的博學、戰士的堅強、逆行的悲壯,為整個國家和人民保駕護航,給迷茫無助的全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讓我們再次折服在他熠熠生輝的人格魅力下。
除此之外,還有讓人們樂於稱讚的是在肺炎疫情的攻堅戰中,這位老人卻始終精神矍鑠,精氣神毫不輸給年輕人。追其原因,主要就是因為他長久的堅持運動。
鍾南山院士是一位體育達人和健身愛好者。
“鍛煉像吃飯是生活的一部分。”就如他所說的一樣,在過去的幾十年裏,鍾南山每周最少鍛煉三次,每次一個小時以上,這已成為他雷打不動的習慣。
他說:“運動對我的身體健康起到了關鍵作用。壽命長短,大多不取決於衰老和疾病,而是正常的生活方式。人體健康和壽命有五大決定因素:父母遺傳占15%,社會環境占10%,自然環境占7%,醫療條件占8%,而生活方式占60%,幾乎起了決定作用。”
在這場疫情戰役中,普通的我們不能在第一線和病毒相鬥爭,那麽就聽話的呆在家裏,也是為國家做貢獻。在宅家的日子裏,和孩子一起運動,讓運動成為我們的生活習慣!
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欢迎您提出来!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