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盡調的盡頭是吃瓜
市場開始分化,題材輪動加速,高位股開始退潮,整體操作難度上升。如果你對接下來的交易心中沒底,給大家推薦一位圈內頂級的盤手——葛老大。
今年他的收益已經超出想象,近期他在文中提示介入的漂,也是收獲頗豐,交易節點都在公眾號中有據可查,做不得假。強烈建議大家關注老葛,看看他的漂和交易,真誠推薦!
混跡金融圈,要學會無所不能。
除了基本的文案技能、財務、法律,喝酒、社交、搞關係更是不能缺。
很多金融人都是洞察項目的高手,也是洞察人性、洞察人性的高手,簡直像個“高級偵探”。
說到“高級偵探”,大家往往都是想到各種懸疑類型小說中的形象,最有名的,就是福爾摩斯了,小說中那句,排除一切不可能的,剩下的即使再不可能,那也是真相。也是在許多人的心中留下印記。
平時生活中大家當然接觸不到偵探之類的。但是要說金融行業,其中一些人,絕對是最具有偵探精神的。
這不就在這幾天,又發生了一件席卷整個金融圈的大瓜。(哎?為什麽要說又,可能金融最近的瓜實在有點多)
廣新集團此前披露的公司債券半年度報告中就被“金融偵探”發現了烏龍:在集團半年報第44頁,一公司名稱被寫成“那要不住哥哥家裏吧~”。

當這個烏龍被爆到網上後,短短的一小時內,金融圈內眾人皆知,看到這不得不感慨,到底是金融人,都衝在吃瓜的第一線。
而金融行業的“高級偵探”們也都開始各顯神通,在這時間內,已經查到了造成烏龍事件的實習生、領導、部門等等,相關人士的個人信息。效率之高,速度之快,就問你們服不服吧。
而這就是金融行業當中必不可少的“盡職調查”(簡稱盡調),就從這方麵看,金融人不想做金融的時候,有這一門能力,做個偵探也很行啊。

一、為什麽被形容為“高級偵探”
盡調的工作內容
既然被說是金融行業的“高級偵探”,那到底都和偵探哪裏像了?
先官方解釋一下,盡職調查又稱謹慎性調查,是指投資人在與目標企業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後,經協商一致,投資人對目標企業一切與本次投資有關的事項進行現場調查、資料分析的一係列活動。
而盡調也是分為四種類型:法律盡職調查、財務盡職調查、業務盡職調查、其他盡職調查。
法律盡職調查,就是說要投資的公司,有沒有重大訴訟和法律糾紛、房產土地的權屬等問題,以及你們要達成交易所涉及的法律問題。
打個比方,你要租房子,結果租給你房子的是二房東,等到房子真正主人收回房子的時候,你連住的地方都沒有。二房東,說不定早跑路了。
再說財務盡職調查,簡單說就是跟公司有關的所有財務信息。比如公司有沒有欠錢啦,數據的真實性啊之類的。要是你投資之前,公司看起來蒸蒸日上,結果是虛假的,等到投資完,發現是個爛攤子,哭都沒地方哭。
業務盡職調查,則是公司有關的業務以及公司戰略之類的。最後就是其他盡職調查,比如公司有沒有曆史遺留問題、有沒有會影響到利益的私人問題(瓜!就比如說在我國,私生子是有繼承權的,懂吧?)這都需要你去調查了解。
就這一整套盡調內容,像不像偵探吧。

二、盡調的盡頭是吃瓜
1、項目上的瓜
一般大家在開始盡調之前,其實自己是對這家公司有了解的。有些了解就是你從官網上查到的,有的是這家公司自己提供的。還有你直接去查創始人。沒錯,就是創始人。
你會發現搞科技啊、醫藥啊這些領域的創始人,自己本身也挺厲害的,不然人家也到不了會募集資金的階段嘛。
一級二級都算上,大家都會先查清楚這公司創始人們的情況,分析他學曆背景、工作背景,從而推出來這公司的核心業績,到底是跟自己的經曆有關還是跟自己的專業有關。這種是不太一樣的。因為他的做事方式上你就能看出來。
看完人之後,就會開始整理他的核心技術了,畢竟你去調研你去盡調,你不能像審犯人似的嘛,直接叫人家“交代交代”自己公司情況,那樣就太過分了,你容易被打出來。
當然,你提前查找好這些資料後,最好匯總成文檔啥的,自己再寫個盡調清單或者底稿,這樣你過去就知道要調研啥東西。
有的時候,看完各項資料之後,你會發現好像沒啥問題。
但是很多時候,沒啥問題就是問題。要是問創始人,就沒有說不好的,查起來,肯定有些貓膩。
很多時候,實地走訪更能發現很多細節的問題。
比如說,在走訪中發現銷售或者采購占比很大的客戶或供應商的辦公或者生產場地隻有很小的一點地方而且員工也很少,怎麽都不像是個大企業,不像是能每年采購公司或者向公司銷售那麽大金額的企業;
那麽,走訪人員可能也需要關注一下了;
還有那種被訪談人隨身帶著公司各種章,中介機構想要什麽章,就能蓋什麽章,也不需要跟財務部門或其他部門核實數據的等等。
2、私生活的瓜
很多同學可能會有疑問啊,為什麽要調查人家的私生活,人家的私生活和公司有什麽關係,你們不會是找借口故意查人家吧?
其實並不是,往往由於上市公司董事長和上市公司大股東董事長的婚內出軌會對上市公司產生重大影響。
比如前段時間的上市公司,大股東老板被妻子舉報出軌多年致經營不善,公開信直指涉8億預付款項目為重大並購失控,而且揭示大老板出軌10年借腹生子,名下擁有31家公司。
這一公開信直接炸開了上市公司的大雷,導致上市公司博雅生物的股價跌幅達到-4.25%。
另據報道,四川一副廳長攜博士情婦瘋狂斂財:幫科技公司拿下國家項目,幹股兌現2000萬。
說的是四川省科技廳原副廳長與一研究院工作人員確定婚外情以後,一個在明,一個在背後,一個幫助科技公司拿國家的項目資金,另一個先拿科技公司股權,等待科技公司拿到國家的項目和資金,要求兌現股權,其中從一家公司就拿走2000萬元。
可見,無論是官員還是老板,與情人之間大都有利益關係,這些利益關係會不會與上市公司有關、或者牽涉到上市公司的利益,並不敢保證不會影響公司的利益,因此,隻有公開董事長的個人婚外情信息才能保證不受利益輸送的損害。

三、同樣的盡調,不一樣的市場
1、一級市場的盡調
一級市場都是以“投資”為目的的盡調,(PEVC)更關注公司的業務經營。可以說PEVC每一筆投資背後最離不開的就是盡調,這是最日常的工作之一。
區別在於有些人把這件事做到了極致,有的則走過場草草了事。一份詳實的盡調,體現的是對LP負責。這樣一套流程操作下來,通常要花費個把月乃至數月。
PEVC圈裏盛傳“十分鍾看對眼後就決定拍板投資的情況”其實是鳳毛麟角。現實中的盡調比想象中複雜得多,其中的奇葩事也是很多。
比如深圳一家國資背景創投機構的項目經理分享過一次在4年前經曆的至今難忘的盡調。當時,他經朋友介紹去了某省會城市看一個項目,前期做了很多準備,投資團隊浩浩蕩蕩殺到當地。
第一天的溝通異常順利,前期溝通的細節與現場詢問也基本穩合,就在大家都以為事情完結了的時候,意想不到的一幕發生了。
在次日的走訪考察中,公司外麵突然出現20多人拉著討薪橫幅。目睹此種情景,投資團隊最終放棄了項目打道回府。
本以為故事到此為止,局麵卻再一次出現了反轉。事後投資團隊複盤時發現,這場鬧劇實則為競爭公司的蓄意挑撥,目的是為了攪亂對手的融資計劃。就這樣,這家投資機構因項目方的隱瞞和自身疏忽錯過了一個項目。
所以可以看出切實做好每一步的在盡調中尤為重要。這個小故事明顯就是投資團隊沒有做好業務盡調,隻是簡單的和企業管理層洽談。
當然其中也有企業的隱瞞成分,如果在業務盡調時大家坦誠相待,機構在切實做好競對和市場格局分析,個人認為是完全可以避免相關問題的出現。
2、二級市場的盡調
二級市場的特點其實看的是增量,如果沒有增量,說真的,對股票的波動並不會太大,除非有遊資盯上了。其實正常的上市公司都不會想被遊資盯上。
當然,除了這些特性的東西,大家還要看看公司的規模,這公司到底是不是做事情的公司。
畢竟,資本市場的人最怕的就是搞實業的人開空頭支票嘛。
比如說看看董監高的說話方式,神態,公司的員工狀態等等,各方麵其實都能看出來很多東西。
在M A交易中,從買方的角度說,盡職調查也是風險管理,買方需要搞清楚目標公司的底細和管理團隊,目標公司的產品服務類別和市場競爭力,以及市場對該公司的態度,需要在了解目標公司的基礎上進行客戶價值分析,把獲得信息作為交易的基礎促成交易。
盡職調查的目的就是了解目標公司/項目是否有投資價值及投資風險,結果為管理層決策提供支持。
二級市場調研,主要是通過高管訪談進行,基金經理要通過企業披露的業務數據、財務數據以及高管曆史誠信度,來進行曆史數據複核,並根據公司的各項動作和戰略來預測未來。
無論是希望從事投資行業的金融新人,還是希望申請金融實習的在校學生,還有想要進入金融行業的同學們而言,盡職調查都是日常工作中最為重要的一項技能。能夠掌握盡調這樣的“硬核”技能都是絕對受用的,工作的同時,還能滿足自己的“偵探”夢,豈不快哉。
從2017年開始每年12月份都會出跨年妖股,這也是改變你今年收益的關鍵,強烈建議大家去關注葛老大這種妖股獵手,即便是不抄作業,也能學習他選股的思路。
(轉自:金融幹貨精選)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