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欠款、“三角債”是建築行業的老大難問題。因遭遇工程欠款,(601186.SH)多家下屬公司因無法按時結算下遊供應商尾款及其他相關費用,被起訴成為“失信被執行人”。
“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和“天眼查”信息顯示,自1月2日以來,中國鐵建下屬孫公司中鐵十二局集團建築安裝工程有限公司(下稱中鐵十二局建安)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裏新增超20個“被執行人”或“失信被執行人”,涉及金額近3000萬元,失信原因多是未及時支付下遊供應商費用。

值得注意的是,除下遊供應商外,遠海融資租賃(天津)有限公司(下稱遠海天津)、遠海商業保理(上海)有限公司(下稱遠海上海)、上海邦匯商業保理有限公司(下稱上海邦匯)、太原支行等多家金融機構近日也將中鐵十二局建安告上法庭,案由為租賃融資合同糾紛和保理合同糾紛。
時代周報記者了解到,上海邦匯為京東旗下金融機構,經營範圍包括應收賬款融資等,是京東科技的全資孫公司;遠海天津、遠海上海是海發寶誠旗下金融機構,均為國資背景。
“起訴中鐵十二局建安是因其貸款逾期。” 海發寶誠有關負責人2月6日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中鐵十二局建安逾期金額達數千萬元,整體貸款規模超2億元,目前兩起案件均未開庭審理。
就上述訴訟等方麵,時代周報記者多次致電、發短信至中鐵十二局建安高管,截至發稿,均未獲得有效回複。
中鐵十二局建安由中鐵十二局100%控股,中鐵十二局是中國鐵建旗下規模較大的下屬子公司之一,在2023年中國鐵建年度龍虎榜中,中鐵十二局營業收入第一名。中國鐵建是業八大央企巨頭之一。
近年來,多重因素影響下,建築行業縮量、減速的問題日漸凸顯,即便是行業龍頭也難以獨善其身。更有甚者,因拒不履行給付義務,央企下屬子公司高管被法院公開“懸賞”。
2024年8月,河南一法院發布的一則執行懸賞公告顯示,關於河南某公司申請執行中鐵十七局集團下屬公司合同借貸糾紛一案,由於被執行人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所確定的義務,該院決定懸賞查找被執行人的法定代表人及該公司財產線索。
建築行業近年來存在資金結算周期長、付款流程複雜等問題,不少建築巨頭深陷“三角債”困境,導致建築公司資金鏈緊張,無法及時支付下遊供應商費用。
對於建築行業回款難的問題,在研報中表示,一方麵受地產需求仍在築底的影響,建築企業的房建類業務回籠資金變慢,房建類企業回款不及預期;同時,基建、市政類項目回款變慢。
回款難的問題反映到財報上,即建築行業上市公司普遍應收款高企。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中國建築、、中國鐵建、、、、、的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分別為3625.93億元、2490.83億元、2061.15億元、1363.42億元、1414.04億元、1763.39億元、1005.97億元、408.21億元。
其中,中國鐵建2024年前三季度的營收和淨利潤分別為7581.25億元、156.95億元,同比下降5.99%和19.18%。
中國鐵建曾在財報中表示,傳統建築行業市場增長在放緩,集團將堅持以高質量經營為導向、精細化管理為抓手,注重從源頭提升項目經營質量、防控經營風險。
“受地方債務及錯綜複雜的內外部經營環境等影響,上遊單位資金緊張,公司兩金壓控壓力增加。”中國鐵建表示,本集團將踐行降存量、遏增量的原則,圍繞應收賬款、存貨(兩金)和應付賬款,采取一企一策、一項目一方案,加大獎懲力度,拓寬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式方法,積極開展“兩金”和應付賬款三年壓控專項行動,加大壓控力度。
目前,中國鐵建多家下屬公司官網均發布了《關於發布清理拖欠民營企業賬款聯係方式的公告》,地方子公司的管理層架構也經曆了相應的調整與優化。以中鐵十二局建安為例,2024年8月,中鐵十二局建安召開領導幹部大會,委任曹太然為中鐵十二局建安黨委副書記、主持執行董事工作,朱國平任副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