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馬夜聊(老馬夜聊論劍2021)
現在“網抑雲”這個梗火0102;。
有0154;嫌棄著ij03;情,有0340;0154;又在爭取著ij03;情與小確喪0340;Ē02;033;。
0294;隻有年輕0154;才爭論。
老年0154;會選擇沉默地解決。
當我們在嫌棄這年輕0154;越0358;越!030;弱、負麵0340;時候,忘記0102;老年0154;才是最絕望0340;群體。
我國0340;自殺率為10萬分之5,處於較0302;水平。
0294;013;國老0154;0340;自殺率,卻是世028;平均水平0340;4-5倍,排到0102;全球前三。
0154;類學家景軍在采訪013;說,2012年0340;時候,75歲0197;上0340;013;國老0154;自殺率已經達到0102;10萬分之40。
在013;國某0123;農村地區,老年0154;0340;自殺率超過0102;0332;達國家013;自殺率最高0340;韓國(10萬分之100)。
0294;0320;沒聽到0182;們呼喊絕望0340;聲音嗎?
0320;知道0182;們都經曆0102;0160;麽,然後無聲無息地離開嗎?
除0102;不時看到0340;032;聞——
自殺。
老人自殺。
農村老人自殺。
是一個比一個更深不見底0340;話題。
十幾年前,武漢大學0340;劉燕舞老師曾用6年時間走訪0102;013;國11個省0221;0340;40多個村莊,0332;現老0154;自殺0340;現象已經嚴重到觸目驚心0340;地步,甚至聽有0340;村民說,這0123;地方沒有老年0154;是正常死0129;0340;。
賀雪峰教授在京山農村調查期間,村上發生的三例老人死亡全為自殺。現象普遍到,老人因病自殺,村民都不認為是自殺。隻有身體健康,因為家庭矛盾等原因自殺的才算。
這道被輿論折疊0340;傷口。
電影,為我們留下0102;幾個側麵。
01
憂鬱,也是一種文化特Ē02;。
年輕人至少有表達0340;渠道,而他們之所以願意表達,是因為!021;夠預期收獲關注和幫助。
無憂鬱權利的自殺。
則有著一條赤裸裸0340;邏輯——為É02;生存。
以自己0340;犧牲,換取後代更好0340;生存,不ý02;累家人。
2013年時,新聞報道湖南一村莊老人連續自殺案件。
村莊已經形成É02;某種自殺文化,老人們會自0332;地去找“三兒子”:水兒子,繩兒子,Ĕ02;兒子。
也就是淹死在村#023;0340;池塘,上吊自盡,或服Ĕ02;身亡。
接受記者采訪時,有0340;村民覺得,老人自殺是明智0340;選擇,“自己不用被病痛折磨,也不ý02;累子女。這是一種‘安樂死’。”
生存壓倒É02;人倫。
我們還以為,隻有在遙遠0340;過去才會存在。
電影《楢山節考》就講É02;一個村子#023;0340;風俗,父母到É02;一定年紀,兒子就會背到山上,“交Ł02;山神”。
然而真實0340;原因,有這麽動聽嗎?
這#023;窮山僻壤,與世隔絕,飯都吃不飽。
這#023;會看到隨意拋棄0340;死嬰、偷食物0340;人要被活埋、孩子可以用0358;換糧食.......
種種荒誕0340;事情,在這個村子#023;都是“合ĩ02;”0340;。
有人竟然將男嬰丟在我們0340;田#023;
丟在%027;#023;叫我們怎麽耕0316;Ø02;?
69歲0340;阿玲,就是一個準備上楢山0340;老人。
跟大多數同齡0340;村民不同,阿玲其實身體非常健碩,!021;吃!021;喝之餘,還!021;勞0316;,在旁人看0358;,她離死還遠著。
0294;為É02;家族在村#023;0340;信譽,還有不麻033;家人,阿玲毅然決然選擇服從村#023;0340;規矩,接受自己0340;宿命。
還故意撞掉É02;門牙,讓自己看起0358;更像將要死0340;人。
死對她0358;說是容易0340;,可是光是不ý02;累家人不夠,阿玲還在盤算怎麽!021;盡可!021;幫到家人。
比如,他為喪妻0340;大兒子辰平安排再婚,當見到這0301;未0358;媳婦阿玉時,比自己兒子還高興,連忙將她請進屋子,Ł02;她好吃好喝0340;。
而二兒子033;助Ø02;?033;助可不長進É02;,為人猥瑣,渾身0332;臭,是村#023;不可!021;被女孩喜歡0340;%027;種人,常年性壓抑已經讓他0219;到拿村#023;0340;母狗0332;泄0340;地步。
這一切,母親阿玲不可!021;沒看到,為É02;不讓這傻孩子繼續胡鬧下0358;,她特地拜托村#023;0340;老朋友幫二兒子泄泄欲。
很惡心、很羞恥對嗎?這些荒謬事情阿玲為É02;自己0340;孩子都做É02;,當對方答033;時,阿玲立刻露出爽朗0340;笑容。
人性之所需0340;食與色,阿玲都Ł02;孩子們準備好É02;,她可以安心上路。
可是當大兒子辰平背著母親到É02;楢山山頂後,漫山0340;0333;骨,上空盤旋0340;烏0201;,這極具衝Ă02;力0340;場麵,不禁怔0303;É02;辰平,也怔0303;É02;所有觀眾。
這真0340;是神會0358;0340;地方嗎?
對於不信神0340;中國人,後代0340;延續,變成另一種精神寄托。
看不起病É02;,生活不!021;自ĩ02;É02;。
有0340;農村老人選擇用自殺,Ł02;子女行個方便。
可是每個人都願意這樣“無私奉獻”嗎?
02
《鏘鏘三人行》在2014年時,聊過一期“農村老人自殺”的問題。
梁文道提到——
傳統中國人0340;家族觀念,最重要0340;是“留後”,如果老人拖累了孩子,同時也會對不起已死祖先。
那麽反過0358;,子女就有了心安理得0340;心理:0320;死了以後還不是得指望我,大家誰也不欠。
甚至是一種變相0340;綁架:要是把我拖垮了,看以後誰給0320;上墳和燒香?
老人自殺,除了自願地為孩子犧牲。
還有害怕活著時被嫌棄,死後沒人031;033;。
家庭糾紛讓農村老人們“被自殺”。
比如竇文濤引述0340;一個案0363;——
父親病危,在外頭打037;0340;孩子請假回家看望父親,兩三天過去了,父親仍沒死。
兒子憤了,對父親說:“ 0320;到底死不死?我就請了7天假,是把做喪事0340;時間都算進0358;0340;。”
老人聽完後立即識相地自殺了,兒子非常順033;地趕在一周內辦完喪事,回城繼續打037;。
另一個案0363;——
《社會能見度》在2013年曾做過農村自殺的專題報道,一位叫賈樹華的醫生講了個非常極端農村自殺案例。
婆婆沒有看ť03;好ê03;子,媳婦指責完婆婆後,婆婆直接拋下一句:“那我死了,0320;們就舒服了。”半瓶農藥灌了下去,報複性自殺,當場死亡。
甚至有些農村老人說,“喝農藥比親兒子可靠”(這也是“三兒子”說法0340;由0358;),這話略帶戲謔,卻是那樣悲涼。
2015年的《喜喪》。
電影中這個0332;生在山東省南部小山村0340;故事,是中國農村養老問題0340;縮影。
老人叫林郭氏,她已經86歲了。
很多年前,老伴就已經死了,隻能靠著討飯把六個孩子拉扯大。
如今,孩子們都長大,各自成家。
可是卻沒一個孩子跟她0303;在一塊,除了帶帶ê03;子,給家裏人祈福,她是個典型0340;空034;老人。
一天,幾個孩子決定送老人去養老院。
原因是之前老人得了腦血栓,摔倒了。
送她去養老院,一0358;是沒人可以031;顧,二0358;當然是再摔倒,醫藥費可不夠給。
幾兄弟坐下0358;開始算著這筆錢怎麽分。
老人家意願呢?
所有人都在關心錢0340;事情,可是老人願不願意,孩子們都不關心。
就這樣,老人在六個子女家輪流0303;了一遍,互相推0358;推去。
老人麵部神經受到刺激,時常會止不0303;地大笑,醫生說是得了“笑病”。
更招0358;兒女0340;厭033;。
老人有尊菩薩,每天用0358;為孩子祈福。
一心想送走母親0340;二兒子看見了,就直接砸了。嘴裏還狠恨念著——
我讓0320;拜!
二女兒和丈夫閑聊——
等我老了,不能動了,我不上敬老院,我上吊,喝藥,我死,不再給兒女添麻033;,給兒子省點錢。
在經曆了一輪輪0340;炎涼冷暖後。
老人掏出老鼠藥,一口氣吞了下去……
至死,臉上還帶著笑容。
大家說這是“喜喪”。
03
老人不僅在家庭關係中處於弱勢。
往往還是最容易被社會變化擊穿的一塊木板。
根據蘇童同名小說改變的電影《告訴他們,我乘白鶴去了》。
73歲的老馬,電影的主人公,村中有名的木匠兼畫匠。
他擅長畫白鶴,而且是在棺材上畫。
當地村民相信,白鶴是仙鶴,是長壽的象征。
也是在人駕鶴西去,通往另一個世界的旅伴。
不光老人畫白鶴,家裏的沙發墊套也是白鶴。
老馬孫女看的《哪吒鬧海》,哪吒身死後銜去靈丹的還是白鶴。
同村老年人最常見的話題,就是哪家的誰死了。
而且說起來異常平靜,就像在議論午飯吃了什麽。
老馬老了,但他不怕死。
因為他有一個死後的念想。
就是這個傳統的、朦朧的心靈歸處,正在逐漸拆毀崩塌。
人們大肆割湖草,破壞濕地,白鶴再也不來了怎麽辦?
老馬想阻止。
但隻是顯得自己孤單和可笑。
而他對死亡的心態,又因為一個政策更加失衡:推廣火葬,禁止土葬。
73歲的這一道坎,讓他惶恐不安。
沒想到一輩子給人做棺材和畫白鶴,輪到自己時,竟然沒自己的份——
“我讓他們長成人,他們要把我變成煙。”
可是政策都已經頒布了,還能怎麽樣呢?女兒首先第一個就來嘲諷老馬,稱他老糊塗了。
電影裏,我們看到女兒對待父親的方式離不開“該吃飯了”“別抽煙了”“去睡覺了”。
而老馬的內心,女兒卻沒有多關心。
隻管著他的生,卻不關心父親想要怎麽死?
或許她知道父親的心意,隻是把頭扭過去,假裝不知道罷了。
為什麽要視而不見?
是因為有權力的無孔不入,甚至可以幹涉一個人的死亡。
老馬的朋友老曹沒有實行火葬,家人偷偷將他土葬,可是最終還是被人發現。
入土為安?
不,入了土,也未必可能安。
墳給你刨開,拖出條屍照樣送去火葬場。
老馬見到此狀,更加確信,家裏人不會冒險給自己土葬的。
於是,就有了電影魔幻而震驚的結局。
老馬和孫子用做遊戲的方式。
把自己活埋了,為失落的鄉土中國殉道。
魔幻嗎?
也是現實——
2014年新聞就報道過,因為推行火葬,許多老人為了能夠入土,趕在在政策實施之前自殺了。
更複雜的問題,不止於“移風易俗”。
三農問題專家溫鐵軍老師給出這麽一個血淋淋的現實:
你(農村老人)要不趕緊死
你的子女後代沒有資格再在村內做任何分配了
畢竟餅就這麽大,這麽一個現實,異化了本該和睦相處的一家人。
別忘了,我國還有6億人每個月的收入隻有1000元,有時候對一個窮困的農村家庭而言,一個死了的老人比活著還要有價值。
《楢山節考》結尾有這麽一幕:
母親阿玲被背上楢山後,大兒子辰平回到家,發現兒子帶回來的女人圍著母親的圍巾,自己的妻子則係上了母親的衣帶。
而下一個鏡頭卻是在雪山受凍等死的母親。
前後兩組反差巨大的鏡頭:上一秒才將母親送去死,下一秒家人似乎就消化了這個事實。
傳統鄉土“老有所終”淪落為“壽則多辱”,這本質上是一種“代際剝削”。
年輕一代啃著老一代人的剩餘價值,而當年輕一代老了後,他們的下一代則又開始啃上一代人的剩餘價值.......
可這是農村青年的錯嗎?留下來不行,大城市也不好待……
農村老人的子女大量湧向大城市打工,導致整個村子基本沒有青壯年,年老的父母被迫成為空巢老人。
預計到2020年
60歲以上的老人將增加至2.55億
其中,空巢獨居老人約占三成
對空巢老人來說,隻能自求多福,但求不要惹上什麽病。
年老力衰的身體固然是個問題,但內心的孤獨寂寞,同樣也是嚴重的問題。
中國科學院在東北、華北、華中等全國七大區域,對老年人抑鬱狀況展開研究,發現城市社區中老者的抑鬱情緒檢出率高達39.86%,嚴重的會發展成自殺。
老人,也許比起年輕人更需要心理疏導。
《冷暖人生》最近推出一期“老年孤島”。
“孤島”是一種孤立狀態,人一老仿佛就被世界隔絕開來,片中的老人不是喪失自理能力,就是喪偶、喪子,對他們來說,長壽是一種折磨。
失去老伴的康奶奶恨不得立刻去找自己的老伴。
我就想割一根繩我就走了
許多人,已經這樣悄悄地走了。
但如果我們想留住他們。
為這世界多留下一分溫情。
哪怕不能改變太多,從對自己親人的一句問候、一次聆聽、一次陪伴,都可能是雙眼被孤獨遮蔽的老人,照出了路的方向。
畢竟我們欣欣向榮的生活。
不該以有人孤獨無望地赴死,墊在底層。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