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中國十大芯片企業,以及中國芯片企業排名前十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內容導航:- 中國十大芯片企業有哪些
- 國產芯片有哪些品牌
- 中國芯片企業前十強
- 中國有哪些製造芯片的企業
- 中國芯片企業前十強
- 國產芯片行業中的龍頭企業有哪些?
Q1:中國十大芯片企業有哪些
在芯片行業,美國一直都是行業的大哥大,但中國科技高速發展期後,在芯片領域也是占有一席之地的。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國十大芯片企業,按照科研實力和市場占有率,它們依次為:
1、海思
2、清華紫光
3、豪威科技
4、中興微電子
5、中電華大
6、長電科技
7、中芯國際
8、中環半導體
9、納思達
10、南瑞智芯
Q2:國產芯片有哪些品牌
有如下:
1、匯頂GOODIX
匯頂GOODIX屬於深圳市匯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品牌成立於2002年是世界人機交互及生物識別技術的領導者主要應用領域有手機、平板電腦以及穿戴產品等多個領域有很強的實力推出了按壓式指紋識別芯片、玻璃蓋板的指紋識別芯片等多個指紋識別技術。
2、兆易創新GigaDevice
兆易創新這個品牌公司成立於2005年屬於北京兆易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是一家設計研發各類存儲器、控製器的一個芯片企業在深圳、香港、上海等多個地方設有子公司為客戶提供便捷的服務。
3、龍芯loongson
龍芯這個品牌屬於龍芯中科技術有限公司旗下,成立於2008年總部位於北京是一家信息產業和工業信息化產業提供低成本的處理器設計研發龍芯係列CPU以及銷售服務為一體的高科技企業在中國十大芯片企業排名第三為客戶提供可靠安全的處理器。
4、Spreadtrum展訊
Spreadtrum展訊成立於2001年總部位於上海屬於紫光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主要從事手機芯片製造為智能手機以及多功能型的手機的芯片開發,在上海、杭州、廈門、美國聖迭戈等多個城市設有研發中心支持寬帶和手機2G、3G及4G無線通訊標準。
5、海思Hisilicon
海思Hisilicon成立於2004年總部位於深圳市,屬於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是一家芯片和光器件公司在世界各地開設有研究中心擁有博士、碩士等研究人員業務。
涉及電子、通信、光器件等芯片解決方案和美國、歐洲等同行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為客戶創造更多的價值在中國十大芯片企業排名第一實力雄厚以優質的服務贏得無數讚譽。
Q3:中國芯片企業前十強
中國芯片企業前十強是紫光集團、華為海思、長電科技、中芯國際、太極實業、中環股份、振華科技、納斯達、中興微電和華天科技(排名數據南方財富網)。
芯片是其中一款電子元器件,內含集成電路的矽片,體積很小,廣泛應用於計算機和電子設備。眾所周知,芯片製造業之所以難是因為芯片製造關係著眾多的核心部件,最為關鍵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光刻機。
紫光集團是清華大學控股的子公司,主要聚焦於IT服務領域,主要打造從“雲-網-端”的產業鏈,是目前我國最大的綜合性集成電路企業,依托著清華大學雄厚的科研力量,發展潛力巨大,IT服務領域在世界排行第二,也是中國十大芯片企業的第一名,能夠為大型客戶的信息化需求提供非常完整的IT服務。
Q4:中國有哪些製造芯片的企業
展訊、瑞芯微、華大、杭州國芯、中興微電子、力合微電子、矽動力版、比亞迪微電子、稅迪科、君正權。
展訊通信有限公司(SpreadtrumCommunications,Inc.)隸屬紫光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清華紫光集團”),成立於2001年4月,總部設立在上海。清華控股有限公司是紫光集團的絕對控股股東,清華控股有限公司是清華大學出資設立的國有獨資有限責任公司。
展訊於2013年12月23日被紫光集團收購。展訊致力於智能手機、功能型手機及其他消費電子產品的手機芯片平台開發,產品支持2G、3G及4G無線通訊標準。
基於高集成度、高效能的芯片,搭配客戶化的軟件及參考方案,展訊可提供完整的交鑰匙平台方案。展訊的產品支持多標準的寬帶無線通信,包括GSM、GPRS、EDGE、TD-SCDMA、W-CDMA、HSPA+和TD-LTE。
瑞芯微電子有限公司(FuzhouRockchipsElectronicsCO.,Ltd)是國內獨資的專業集成電路設計公司和經國家認定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專注於數字音視頻、移動多媒體芯片級的研究和開發。
公司自主研發的RK2606A芯片被譽為2006年度中國最亮的一顆“芯”,榮獲“最佳市場表現獎”,迅速成為MP3高端芯片的第一品牌。2007年“瑞芯數字音視頻處理芯片控製軟件”在第11屆中國國際軟件博覽會上獲得金獎,與微軟正式建立戰略合作關係。
Q5:中國芯片企業前十強
具體排名如下:
第一名:華為海思。第二名:清華紫光。第三名:豪威科技。第四名:中興微電子。第五名:中電華大。第六名:長電科技。第七名:中芯國際。第八名:中環半導體。第九名:納思達。第十名:南瑞智芯。
芯片是將大量的微電子元器件晶體管、電阻、電容等,形成的集成電路放在一塊塑基上,做成一塊芯片。IC芯片包含晶圓芯片和封裝芯片,相應 IC 芯片生產線由晶圓生產線和封裝生產線兩部分組成。
Q6:國產芯片行業中的龍頭企業有哪些?
最近的華為事件,讓大家知道了芯片的重要性,但是芯片並不是隻有手機芯片一個,其餘很多行業比如電腦、航天、數控機床等等都是需要用到芯片,而整個芯片的全產業鏈具體要包括三個部分: 芯片設計、芯片製造以及芯片的封測 ,三者缺一不可,隻有三方麵都具備了,才可以生產出一個真正的芯片。
所以說華為的海思雖然可以設計出芯片,但是我國大陸的芯片製造目前最高隻能到12納米的(能量產的隻有28納米的),目前最高精度的7納米芯片隻有韓國三星以及台積電可以生產,假設台積電放棄給華為代工,那麽華為的高端手機就得廢了,所以台灣還是有牛逼的企業。
目前國內的芯片設計十大龍頭企業為:華為海思、清華紫光展銳、中興微電子、華大半導體、智芯微電子、匯頂 科技 、士蘭微、大唐半導體、敦泰 科技 和中星微電子。
不過真正厲害點也就前兩家,華為海思就不說了,大家都了解,說一下第二家清華紫光展銳,紫光展銳目前是三星手機處理器和基帶芯片除其自產品之外的最大供應商,你買的三星中低端手機係列,裏麵的芯片大部分都是紫光展銳的。2017年國內的芯片設計產值上華為海思半導體以361億元銷售額排名第一;清華紫光展銳以110億元排名第二;中興微電子以76億元排名第三。
半導體產業製造與麵板產業相似,屬於資產和技術密集型產業,設備需求量大、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單廠投資在百億量級,資料顯示一條最先進12英寸晶圓生產線需投資約450億元,而台積電的打算投建的3納米工廠投資預計為200億美元。目前國內芯片製造企業整體實力比較弱,重點上市公司就隻有兩家:中芯國際以及華虹半導體等。
2017年國內的集成電腦製造中產值中,前五大裏,隻有就隻有第二的中芯國際以及第五的上海華虹為中國自己的企業,第三的SK海力士也是韓國企業。在芯片製造方麵,我國的技術仍然比較弱後。
芯片封測是芯片的最後一個環節,在封測產業中,國內廠商江蘇新潮 科技 、南通華達微電子、長電 科技 、華天 科技 和通富微電等等都屬於較優秀的企業,目前封測產業是國內半導體產業鏈中技術成熟度最高的領域。
國內各個芯片的各方麵都有龍頭企業,但是真正在國際上闖出名聲有一戰之力的目前也就是芯片設計中的華為海思半導體,而最薄弱的環節為芯片製造環節,這個與國際上的差距最大。
半導體芯片是一個需要高投入、規模效應的產業,投資周期長,風險大,政府從2013年開始對半導體產業從芯片研發到製造開始了一條補芯之路。 芯片,專業上也稱集成電路,被喻為國家的工業糧食,是所有整機設備的“心髒”,其重要性不可衡量。自2013年開始,我國每年進口的芯片價值超過2000億美元,已經超過石油,成為最大宗的進口產品。2017年達到2500多億美元,國內芯片產業的年銷售額為5000多億人民幣。
根據《中國製造2025》,到2020年我國芯片自給率將達到40%,2025年將達到50%,未來10年我國將是全球半導體行業發展最快的地區,至2030年左右,隨著全球集成電路廠商在中國建廠,我國成為全球半導體生產和應用中心將是大概率。
截至2017年年底,國家大基金成立三年多,累計項目承諾投資額1188億元,實際出資818億元,分別占一期總規模的86%和61%,二期擬募集1500億~2000億元人民幣,都是用來支持國內芯片的發展。同時資本市場也為助力芯片上市公司發展,大基金一期以IC製造為主,具體分布為:集成電路製造67%,設計17%,封測10%,裝備材料類 6%,目前已上市集成電路設計公司超過20家,有70家半導體和元器件行業上市公司。
芯片產業鏈主要為設計、製造、封測以及上遊的材料和設備5大部分。
大基金一期的項目進度情況
1、設計類領域上市公司:兆易創新、景嘉微、紫光國芯、北京君正、中科曙光、中穎電子、富瀚微、聖邦股份
2、製造類領域上市公司:士蘭微、三安光電、中芯國際(港股)
3、設備類領域上市公司:至純 科技 、北方華創、長川 科技 、晶盛機電、精測電子
4、封測領域上市公司:長電 科技 、通富微電、晶方 科技 、華天 科技 、太極實業
5、材料領域上市公司:江豐電子、南大光電、江化微、鼎龍股份、晶瑞股份、上海新陽、中環股份等。
從產業整體看,晶圓製造中芯國際、華力二期28nm芯片生產線已經開始建設投產,將繼續往14nm等先進工藝延伸;晶圓封裝國內中高端先進封裝的占比已超過30%;設備材料也在關鍵領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這裏隻是提供了一個思路和看法,實戰中要結合基本麵和技術麵相互判斷,有不全之處希望多總結和交流。
根據半導體產業協會(SIA)統計,2016年全球半導體產業產值達3389億美元,創下 曆史 新高,同比增長1.1%。據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協會(WSTS)預測,2017全球半導體產值將來到3778億美元,較2016年跳增11.5%。國外芯片巨頭已經紛紛擴張產能,分割市場。
全球市場中,我國對半導體的市場需求最為突出,2014年我國半導體市場需求全球占比就達到了56.6%,位列第一。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全球芯片市場由英特爾、高通和三星等國際巨頭把持,我國企業競爭力不強,產品供需缺口較大,CPU及存儲芯片更是幾乎完全依賴於進口,存儲芯片已經成為我國半導體產業受外部製約最嚴重的基礎產品之一,因此存儲芯片國產化也成為了我國半導體發展大戰略中的重要一步。
在各類集成電路產品中,中國僅移動通信領域的海思、展訊能夠比肩高通、聯發科的國際水準。本土集成電路供需存在很大的缺口。
在集成電路中,PC、服務器的CPU 芯片以及手機等移動終端中需求量最大的存儲芯片更是幾乎完全依賴於進口。賽迪智庫集成電路研究所的研究報告指出,CPU 和存儲器占據國內集成電路進口總額的75%。2013-2016 年間,存儲芯片進口額從460 億美元增至680 億美元,2017 年將突破700 億美元。存儲器已經成為我國半導體產業受外部製約最嚴重的基礎產品之一, 因此存儲器國產化也成為了我國半導體發展大戰略中的重要一步。
在這一領域可以關注的上市公司是: 全誌 科技 、紫光國芯、北京君正、匯頂 科技 、兆易創新和長電 科技 。
全誌 科技 主要產品為智能終端應用處理器和智能電源管理芯片。
紫光國芯為IC設計企業,主要產品包括智能芯片產品、特種集成電路產品和存儲芯片產品。
北京君正為IC 設計企業,其主營業務為微處理器芯片、智能視頻芯片及整體解決方案的研發和銷售,是智能可穿戴設備產業鏈相關上市公司中唯一的處理器生產企業。
匯頂 科技 從事智能人機交互的研究與開發,主要向市場提供麵向手機、平板電腦等智能終端的電容屏觸控芯片和指紋識別芯片。
兆易創新的主要產品分為閃存芯片產品及微控製器產品。
芯片產業主要包括:設計、製造、封裝與測試
(3)、芯片封裝與測試:中電廣通、精測電子、華天 科技 。
國產芯片行業的龍頭公司有:中新賽克,紫光股份,恒為 科技 ,淳中 科技 ,新大陸,雄帝 科技 ,新北洋,蘇州科達,合眾思壯,朗科 科技 等等公司。
看想了解哪一塊市場的,ic產業鏈太長了各家專注點不同,紫光,展訊,華為海思,中興都是巨頭。消耗量跟終端產品的價格決定了公司的利潤率跟銷售額。
目前, 汽車 ,手機,數碼影像以及其他3c產品是大規模又有利潤的市場,可喜的是國內ic行業一直在進步,在逐漸占領這些利潤較高又量大的行業。
整個ic行業最難得的是ip,也就是soc廠商需要研發跟購買授權的地方,這部分還有待改善加強,希望寒武紀這類公司能走出一條特色道路來。
據說廣州粵芯12寸晶圓6月份投產。
關於中國十大芯片企業和中國芯片企業排名前十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麵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查看更多關於中國十大芯片企業的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