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知勉行_困知勉行造句
陽明先生把生而知之,安而行之的人稱為生知安行。這樣的人,古往今來甚為希有。他們從心所欲而不愈矩,且舉手投足都符合中庸之道,他們完全體征到了什麽是中和庸。所謂中,即人的本然狀態,所謂庸,即是良知的自然展開。
學而知之,利而行之的人稱為學知利行。通過學習而踐行中庸之道的人同樣不多。顏回通過孔子的教誨,做到了不遷怒,不貳過,即便是有一些令人憤怒的事,也不怪罪他人,自己曾經犯過的錯誤,絕不第二次出現。如此雖然深居陋巷,過著一簞食,一瓢飲的生活,人也不覺苦,也不改其樂!
困而知之和勉強而行之的人,稱之為困知勉行,這是對我們絕大多數學習者的真實寫照。所謂困,本質上是為自己的不明和貪欲捆縛住了手腳。比如有的人年紀輕輕卻體力透支嚴重,難以擔當大任,根本原因是被自己的錯知錯見捆縛住了。他們認為,年輕抗折騰,生病了大不了住幾天醫院就好了,因而暴飲暴食,不按時休息,專門挑燈夜戰,直到某一天病倒,付出沉重代價,才明白身體是事業成功的本錢!這就是被錯知錯見困住,付出代價才踐行中庸之道的例子!
總結以上會發現,自己有什麽樣知的層麵,就會有什麽樣行的表現。回顧過往人生,許多人沒能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有人會怪罪於環境,機遇,家庭等各方麵的原因,歸根結底是厚德才能載物!德有多厚,事業就能有多好!中庸是一種極高的心靈品質,中庸也可以體現為一種深沉,厚重的品德!這個品德不僅僅是溫良謙恭,更是仁愛、智慧、胸懷、能量、這樣磅礴的力量。沒有智慧,如何處理盤根錯節的人生問題?沒有能量,如何衝破重重阻礙,滿足他人的真實需求?
那麽,仁愛、智慧、胸懷、能量、這四種深沉厚重的品德,如何才能在現實生活和工作中體現呢?
對於一個仁愛、智慧、胸懷、能量、都極高的人,他不僅會耐心的處理顧客的問題,而且感同身受顧客內心的焦慮,煩惱和渴望,他把顧客作為老師,從中尋找提升產品和服務的機會,他把客戶看成自己的父母,從他們的抱怨中看到團隊對客戶的冷漠,因而,總能把一個個難題轉化為共同成長的機會,這就是厚德載物!仁愛、智慧、胸懷、能量越高,知行合一的層麵就越高,因而事業成功就越有保障!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有关困知勉行_困知勉行造句】相关文章:
4 .【百科】-一丈等於多少尺
5 .【百科】-一晝夜多少時辰
10 .【百科】-醫學公共基礎知識考什麽
12 .【百科】-一什麽火焰
14 .【百科】-一種說不出的難受句子
17 .【百科】-一丘之貉的貉是什麽動物
22 .【百科】-一汽豐田有哪些車型
28 .【百科】-衣缽是什麽意思
29 .【百科】-醫保卡可以跨省使用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