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所安的安是什麽意思【衣食所安的安是什麽意思】
- 编辑:5moban.com - 18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魯莊公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魯莊公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曹劌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曹劌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8.曹劌論戰
《左傳ⷨ公十年》
題解:魯莊公十年(公元前684年),齊桓公借口魯國曾經幫助過同自己爭做國君的公子糾,出兵進攻魯國。當時,齊強魯弱,魯國處於防禦地位。本文記述曹劌向魯莊公獻策,終於在長勺之戰中,使弱小的魯國擊敗了強大的齊國的進攻,反映了曹劌的政治遠見和卓越的軍事才能。本文意在表現曹劌的“遠謀”,故緊緊圍繞“論戰”來選取材料。第一段通過曹劌與魯莊公的對話,強調人心向背是取決於戰爭勝負的首要條件,突出了曹劌“取信於民”的戰略思想;第二段簡述曹劌指揮魯軍進行反攻、追擊和最後取得勝利的過程,顯示曹劌的軍事指揮才能,為下文分析取勝原因作伏筆;第三段論述取勝的原因,突出曹劌善於抓住戰機,謹慎而又果斷的戰術思想。全文敘事清楚,詳略得當,人物對話準確生動,要言不煩,是《左傳》中膾炙人口的名篇。
齊師(師:軍隊。)伐我(我:指魯國。)。公(魯莊公。)將戰,曹劌(曹劌:一作曹翽,即曹沫(有爭議)。生卒年不詳,春秋時期魯國(今山東菏澤)人,周文王第六子曹叔振鐸之後,著名的軍事理論家。)請見(請見魯莊公。)。其(其:他的。)鄉人(鄉人:同鄉。)曰:“肉食者(指在位有祿者。)謀之,又何間(間:ji㠮,參與。)焉? ”劌曰:“肉食者鄙(鄙:(見聞)淺薄。鄙陋。),未能遠謀(遠謀:考慮長遠。)。”遂(遂:於是,就。)入見。
問:“何以(何以:倒裝句,以何。憑什麽,拿什麽。)戰? ”公曰:“衣食所安(所安:用來安身立命的東西,即生存所需的基本物質。),弗敢專(專:專享,獨占。)也,必以分人(本句:衣、食二者,必分之凍餒之人,或者感吾之德,而可以戰乎!)。”對曰:“小惠未遍,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祭祀用得豬牛羊以及玉器絲物。),弗敢加(加:增加。這裏指誇大虛報數目。)也,必以信(信:誠信。引申為實情。這裏指祝史以實情告神明,感動神靈以助戰成功。)。”對曰:“小信未孚(孚:使人信服。),神弗福(福:降幅,賜福。)也。”公曰:“小大之獄(獄:案件。),雖(雖:即使。)不能察,必以情(情:真誠,真實。這裏指誠心。)。”對曰:“忠(忠:指“必以情”事,盡心盡職於民即為忠。)之屬(之屬:當“之”字後麵是“屬、徒、倫、族”等這些表示某一類或某一種人或事物的名詞時,“之”一般按代詞“這”講,複指前麵列舉的內容,不再理解為結構助詞“的”。)也,可以(以:憑。)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乘:sh㨮g,戰車,兵車。這裏用如動詞,指同坐一輛兵車。),戰於長勺(長勺:今山東萊蕪縣東北。),公將鼓(鼓:動詞。擊鼓進軍。)之(之:音節助詞,不譯。),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敗績:大敗,大潰。)。公將馳(馳:驅車馬追逐。)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轍:車跡。),登軾(軾:馬車上前部的橫木。)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公問劌不鼓及下視、登望之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作氣:振奮士氣。),再(再:第二次。)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盈:充足。這裏指士氣正旺盛。),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伏:埋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靡:倒下。),故逐之。”
譯文: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我們魯國。魯莊公將要迎戰,曹劌請求拜見魯莊公。他的同鄉說:“當權的人自會謀劃這件事,你又何必參與呢?”曹劌說:“當權的人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於是入朝去見魯莊公。曹劌問:“您憑借什麽作戰?”魯莊公說:“衣食(這一類)養生的東西,我從來不敢獨自專有,一定把它們分給身邊的大臣。”曹劌回答說:“這種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會順從您的。”魯莊公說:“祭祀用的豬牛羊和玉器、絲織品等祭品,我從來不敢虛報誇大數目,一定對上天說實話。”曹劌回答說:“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靈的信任,神靈是不會保佑您的。”魯莊公說:“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據誠心(合理裁決)。”曹劌回答說:“這才盡了本職一類的事。可以(憑借這個條件)打一仗。如果作戰,請允許我跟隨您一同去。”魯莊公和曹劌同坐一輛戰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魯莊公將要下令擊鼓進軍。曹劌說:“還不行。”等到齊軍三次擊鼓之後。曹劌說:“可以擊鼓進軍了。”齊軍大敗。魯莊公又要下令駕車馬追逐齊軍。曹劌說:“還不行。”說完就下了戰車,察看齊軍車輪碾出的痕跡,又登上戰車,扶著車前橫木遠望齊軍的隊形,這才說:“可以追擊了。”於是追擊齊軍。打了勝仗後,魯莊公問他取勝的原因。曹劌回答說:作戰,靠的是士氣。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兵們的士氣,第二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開始低落了,第三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耗盡了。他們的士氣已經消失而我軍的士氣正旺盛,所以才戰勝了他們。像齊國這樣的大國,他們的情況是難以推測的,怕他們在那裏設有伏兵。後來我看到他們的車輪的痕跡混亂了,望見他們的旗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擊他們。”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