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國人大代表朱列玉:建議將虐待動物罪寫入刑法
正義網北京2月26日電(見習記者 崔曉麗)全國人大代表、廣東國鼎律師事務所主任朱列玉今年再次關注虐待動物事件。2月26日,記者從朱列玉處獲悉,他擬在今年的兩會上提交一份關於將虐待動物罪寫入刑法的議案。
近年來,虐待動物事件頻發。2017年1月,雲南省麗江市一女子購買一隻英短貓,回家後又稱養不起,要求店主退款被拒後將貓剝皮。2017年2月,四川宜賓市兩名中學生,將一隻流浪狗從約2米高的階梯上用力摔下,隨後將鞭炮塞進已經奄奄一息的小狗的嘴巴和耳朵裏炸,兩人還手持木棍對著小狗一頓亂打。2017年11月,遼寧大連華南晶品楓林小區南院內,三隻即將送養的小貓被殘忍地開膛破肚。但是對於這種惡行,除了社會譴責之外,並無其他有效解決方案。
朱列玉表示,由於我國刑法中並未將虐待動物的行為列為刑事犯罪,社會出現的嚴重傷害動物的行為無法在法律上得到有效製止,善良守法民眾對此縱然憤怒、恐慌、心靈痛苦,卻也莫奈其何。“建議盡快將虐待動物罪寫入刑法,引導人心向善,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與生態文明,營造全社會崇德向善的和諧氛圍。”朱列玉說。
虐待動物違背公序良俗、損害群眾利益
朱列玉認為,嚴重傷害動物的行為有違公序良俗,危害社會,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而一些嚴重傷害動物的行為甚至還與犯罪行為相交織,侵害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權益,危害公共秩序。
記者梳理案件發現,2015年12月,福建的邱某在用“毒狗針”偷狗時,誤射中孕婦,隨後孕婦死亡,造成一屍兩命。2018年1月,一名騎摩托車男子在江蘇揚州偷狗時被狗主人發現,並威脅狗主人說“你敢追,我就拿針毒你”,狗主人隨後駕駛麵包車追了上去,結果偷狗男子被撞倒身亡。
朱列玉表示,在許多地區,愈演愈烈的盜狗活動已成為一條分工嚴密、跨地域、暴力作案的黑色產業鏈的源頭。各地偷狗團夥普遍使用帶紅外線瞄準的毒弓弩、飛鏢、刀具甚至槍支盜、搶城鄉居民豢養的犬隻,采用套牌車等違法工具運輸,流竄於城鄉瘋狂作案,致使鄉村治安惡化。
據央視新聞網之前報道,2017年底,安徽淮南警方成功破獲一起跨全國17個省的製售毒狗針大案,抓獲犯罪嫌疑人8名,現場查獲問題狗肉約2噸,共查獲毒狗針5餘萬支。
立法防止虐待動物是反暴力立法體係的必要組成部分
朱列玉代表認為,虐待動物的行為與人類社會中暴力犯罪的行為不但相似,而且可能有類似的心理特征。許多國家的專項研究也都表明,虐待動物的人對人實施暴力犯罪的可能性高於常人數倍。可見,虐待動物行為加劇了人類社會的暴力犯罪傾向。
朱列玉表示,我國近年已加強了對反暴力、反恐方麵的預防措施,包括立法防止家暴行為,以及對暴恐影音信息的打擊。但對於虐待動物行為,至今沒有有效的法律規製。由於刑事法律缺失,這些傷害動物行為也導致公眾的憤怒和恐慌,影響治安。為建立、完善我國的反暴力法律體係,亟須在刑法中加入必要條款,懲罰針對動物的犯罪行為。
虐待動物罪入刑 有利於提升社會治理水平
事實上,不僅在中國,虐待動物應該如何處置是全世界都在討論的一個問題。目前,很多國家已經出台了相關法律。
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虐待、捕獲、扣押、拘禁動物,這些犯罪行為可被視為輕罪或重罪,可處罰款2萬美元和/或監禁1年。如被告被判緩刑,則必須負擔罰款並填寫法院判決的心理問題谘詢。英國早在1911年就通過了《動物保護法》,2006年頒布的《動物福利法》提出,對於忽視或虐待動物的行為要進行更嚴厲地處罰,包括最高罰款2萬英鎊,最長徒刑51周,並且終身禁養寵物。
朱列玉表示,目前世界上已經有100多個國家出台了有關反虐待動物的法案。而在國內,對於野生動物以外的工作動物、經濟動物、娛樂動物等都沒有有效的法律保護機製;即便對於野生動物而言,單純的虐待行為也並不能夠構成犯罪。我國的動物保護立法亟需與世界標準“接軌”。
點擊進入專題
責任編輯:張玉
"新能源車股走高 特斯拉漲超1%
華為汽車宣布正式入駐天貓平台 開設線上首家官方旗艦店
年內7起券商並購穩步推進 “國聯+民生”整合獲證監會批複
2024年終盤點|11隻銀行股漲超50% 四大行股價屢創新高 2025年高股息個股行情仍存支撐
2024年亞太股市:中國台灣股市漲幅第一,印度股市連續第9年上漲
洋河股份2024年度中期利潤分配預案:擬10派23.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