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堤的拚音怎麽寫的 河堤的拚音怎麽寫
- 编辑:5moban.com - 1818 中國石拱橋
01語文積累與綜合運用
1.閱讀下麵的文字,完成(1)~(4)題。
永定河發水時,來勢很猛,以前兩岸河堤常被衝毀,但是這座橋極少出事,足見它的艱固。橋麵用石板鋪q㬯 馗有石欄石柱。每個柱頭上都雕刻著不同姿態的獅子。這些石刻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有的像注視行人,千態萬狀,惟妙惟肖。
(1)給加點字注音,根據拚音寫出相應的漢字。
河堤(d䫩 鋪q㬨砌) 惟妙惟肖(xi㠯)
(2)文中有錯別字的一個詞語是“艱固”,這個詞語的正確寫法是“堅固”。
(3)文中“惟妙惟肖”中的“肖”意思是相似。
(4)文中畫線句子運用了摹狀貌的說明方法。
2.請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錯別字並改正。
(1)1937年7月7日中國軍隊在此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浸略,揭開了中國人民全麵抗戰的序幕。
(2)那時候有個意大利人馬可ⷦ中國,他的遊記裏,十分推祟這座橋。
(3)全橋結構均稱,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諧;橋上的石欄石板也雕刻得古樸美觀。
錯別字
浸 祟 均
改正
侵 崇 勻
3.根據課文填空。
(1)《中國石拱橋》是一篇事物說明文,文章通過對趙州橋和盧溝橋兩座橋的具體而生動的說明,介紹了中國石拱橋的特點及光輝成就。
(2)本文介紹我國石拱橋時,是按照由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後具體的順序;介紹橋梁結構的順序是從整體到局部;介紹石拱橋的有關曆史發展情況則是以時間為順序。
4.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說明方法。
(1)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打比方)
(2)橋長265米,由11個半圓形的石拱組成,每個石拱長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列數字)
(3)唐朝的張嘉貞說它“製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作引用)
(4)如福建漳州的江東橋,修建於八百年前……(舉例子)
(5)由於各拱相連,所以這種橋叫作聯拱石橋。(下定義)
5.某班級舉辦以“那些年走過的橋”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請你積極參與。
(1)對右邊書法作品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C)
A.意態生動,變化自然。
B.線條奔放,筆力雄健。
C.采用隸書書體,方正典雅。
D.氣韻貫通,富於藝術感染力。
(2)假設你從電視新聞頻道獲悉,決定在家鄉的一條河上遊新建一座大橋。作為校報的一名小記者,你準備就這件事采訪旅遊局局長,請將你的問題寫出來。
【示例】尊敬的局長,您好!請問這座大橋的開通,對我們這個地區旅遊業的發展有什麽重要的意義?
(3)趙州橋由於年代久遠,正麵臨著年久受損失修的問題,而對於是否要整修,人們意見不一,請說說你的看法。
【示例】我認為需要整修。趙州橋既是國家重點保護的文物,又是中國“橋”文化的代表,更是中國“橋”曆史的見證,有責任、有義務為維護它們提供人力、物力、財力支持,使古橋永遠屹立不倒。
(4)現實中的橋易過,而人生中的“橋”難走。閱讀下麵語段,其中有兩個病句,請把它們找出來,並提出修改意見。
【A】漫長人生中,誰也不可能不一帆風順,誰也不可能不經曆挫折。【B】被挫折曆練後,總是更頑強、更成熟、更勇敢,正所謂“寶劍鋒從磨礪出”。【C】遭受挫折不但可以積累經驗,而且使人生得到升華,所以我們更應該正視挫折。
①【A】處有語病,修改意見:將“不一帆風順”中的“不”去掉。
②【B】處有語病,修改意見:在“被挫折曆練後”加“的人”。
02課內精讀
趙州橋橫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橋,也是造成後一直使用到現在的最古的石橋。這座橋修建於公元605年左右,到現在已經1300多年了,還保持著原來的雄姿。到解放的時候,橋身有些殘損了,在人民的領導下,經過徹底整修,這座古橋又恢複了青春。
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50.82米,兩端寬9.6米,中部略窄,寬9米。橋的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施工技術更是巧妙絕倫。唐朝的張嘉貞說它“製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這座橋的特點是:(一)全橋隻有一個大拱,長達37.4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橋洞不是普通半圓形,而是像一張弓,因而大拱上麵的道路沒有陡坡,便於車馬上下。(二)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這個創造的設計,不但節約了石料,減輕了橋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漲的時候,還可以增加橋洞的過水量,減輕洪水對橋身的衝擊。同時,拱上加拱,橋身也更美觀。(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拚成,就像這麽多同樣形狀的弓合攏在一起,做成一個弧形的橋洞。每道拱圈都能獨立支撐上麵的重量,一道壞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響。(四)全橋結構勻稱,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諧;橋上的石欄石板也雕刻得古樸美觀。唐朝的張說,遠望這座橋就像“初月出雲,長虹飲澗”。趙州橋高度的技術水平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橋的主要設計者李春就是一位傑出的工匠,在橋頭的碑文裏刻著他的名字。
6.品讀選文,概括中國石拱橋的主要特點。
曆史悠久,結構堅固,形式優美。
7.選文主要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列數字、打比方、作引用。
8.選文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介紹趙州橋的?
按照由地理位置到修建時間到結構特征的邏輯順序。
9.“全橋隻有一個大拱,長達37.4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一句中加點詞語能否去掉?為什麽?【詳見本課“學法點津”】
不能。“在當時”是從時間上限定,“可算”是從程度上限定,說明隻是在當時可算,而現在就不一定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如果去掉,就與事實不符。這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嚴謹。
03拓展閱讀
(原創)
周莊的橋
①中國第一水鄉——周莊,至今已有九百餘年的悠遠曆史,它旖旎的水鄉風光,特有的人文景觀,傳統的建築格局,淳樸的民間風情,令人神往,令人流連,無愧於江南水鄉古鎮的典範。
②水鎮之古,古在水。圍繞全鎮有澄湖、白峴湖、澱山湖、南湖和三十多條大小河流,鎮上有四條主河道,因此周莊自古有“水鄉澤國”之稱,總麵積36平方公裏。圓圓小鎮,四麵環水,宛如漂在水麵上的一朵睡蓮。周莊人家,因水而築,60%以上的民居仍為明清建築,粉牆黛瓦的深宅大院,雕梁畫棟的臨河水閣,比比皆是。周莊的水,源遠流長,波光粼粼的“井”字形河道,構成了水鄉神韻。條條水巷遊人如織,條條河道輕舟蕩漾,坐在船上遊覽,穿橋過洞,頗有情趣。
③水鄉之美,美在橋。周莊是水的世界,狹窄的青石板街道兩側,錯落有致的是明清時代留下來的民居,全鎮以河成街,橋街相連,富安橋、雙橋、貞豐橋等古橋,將老鎮連為一體。周莊至今仍保存著的14座石橋,大多建自元、明、清三代,它們古意樸拙,形態各異,耐人尋味。最古老的一座是富安橋,修建於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橋身四周都建有橋樓,並且保存完整,這在江南水鄉十分罕見,另外,有五塊江南一帶罕見的武康石,石麵布有細小的蜂窩眼,顏色深赭,不易磨損。幾百年來不知走過了多少腳步,仍基本保持原狀,雨雪天也不打滑。
④而周莊的雙橋,則是一首立體的詩。雙橋,俗稱鑰匙橋,由一座石拱橋——世德橋和一座石梁橋——永安橋組成,聯袂而築,顯得十分別致。因為橋麵一橫一豎,橋洞一方一圓,樣子很像是古時候人們使用的鑰匙,當地人便稱它為“鑰匙橋”。這兩座石橋,石拱橋橫跨南北市河,橋東端有石階引橋,伸入街巷;石梁橋平架在銀子浜口,橋洞僅能容小船通過,橋欄由麻條石建成,最能體現古鎮神韻。碧水泱泱,綠樹掩映,隻隻小船在橋洞中穿過,牽著牯牛的老農走上橋階,誰家的主婦在橋邊的河埠搓衣洗菜。臨河的小樓粉牆黛瓦,虛掩的蠡殼窗中飄出弦樂叮咚……
⑤1984年,旅美畫家陳逸飛以周莊雙橋為素材,創作了一幅題名為“故鄉的回憶”的油畫,連同他的多幅作品,在紐約美國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長阿曼德ⷥ默所屬的畫廊展出。當年11月,阿曼德ⷥ默訪問中國時,將《故鄉的回憶》高價購下,並作為禮物送給了鄧小平。次年,這幅油畫又成為當年世界聯合國協會的首日封。鑰匙橋不是鑰匙勝似鑰匙,它開啟了國際交往的友誼之門。
⑥從此,周莊在恬靜地沉睡了千年後,以優雅的姿態出現在世人麵前,讓越來越多的人領略到了“中國第一水鄉”——周莊的旖旎風情。
(選自“全遊網”)
10.仔細閱讀全文,思考:為什麽作者說周莊“無愧於江南水鄉古鎮的典範”?【理解文章內容】
因為周莊擁有九百餘年的悠遠曆史,它旖旎的水鄉風光,特有的人文景觀,傳統的建築格局,淳樸的民間風情,令人神往,令人流連。
11.選文畫線句子使用了什麽說明方法?有何作用?【分析說明方法及作用】
打比方。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周莊地形的特點。
12.閱讀③~⑤段,說說周莊的橋的特征。【概括說明對象的特征】
曆史悠久,造型優美,牢固耐用,和周圍景色搭配極為和諧、優美。
13.“周莊至今仍保存著的14座石橋,大多建自元、明、清三代,它們古意樸拙,形態各異,耐人尋味”一句中加點詞語能否刪掉?為什麽?【品析說明文的語言】【詳見本課“學法點津”】
不能,“大多”是限定副詞,表示不是全部的橋都建於元、明、清三代,去掉後與事實不符。這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
04學法點津
說明文語言
說明文語言要求具備科學、準確、嚴謹。要如實地反映客觀事物,對知識的表達要科學和嚴密;要注意運用表示修飾限製等作用的詞語;語言要簡明、淺顯、易懂。
【典型例題】“《水經注》裏提到的‘旅人橋’,大約建成於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一句中“大約”和“可能”能否刪去?為什麽?
【參考答案】不能刪去。“大約”“可能”都表示不確定,隻是推測的情況。因為並沒有確鑿的證據,而且個人對資料的掌握往往有一定局限,這樣表述留有餘地。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嚴密的特點,所以不能刪去。
【答題指導】
(1)加點詞(一般是限定詞)能否去掉?為什麽?
不能,該詞原指……,文中指……,準確生動地寫出……(本段中心句或本文主題),去掉後就太絕對,與事實不符,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科學、準確。
(補充:“比較”“幾乎”“相當”表程度,“大約”“可能”“左右”表估計,“多”“有餘”表數量)
(2)能否用A詞代替B詞?為什麽?
不能,B詞原指……,文中指……,寫出……(本段中心句或本文主題),而A詞指……,換了後意思發生……的改變,與事實不符,體現說明文語言的科學、準確。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