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湖北段,38座大橋迎風踏浪,橋上車輛川流不息,帶著信息流、資金流來來往往,見證著湖北發展的非凡歲月。
2021年12月30日,隨著鯿魚洲長江大橋建成通車,安九高鐵正式開通運營,黃梅縣邁入高鐵時代。這座國內首個交叉索斜拉橋,橫跨長江黃梅、九江兩岸,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運營速度最高的四線鐵路混合箱梁斜拉橋。2012年以來,10年間我省已建成通車的長江大橋達17座,另有5座世界級大橋在建,建橋數量增幅全國第一。
省交通運輸廳最新統計顯示,湖北建成通車的長江大橋已有38座,與重慶並列全國第一。
過去幾年建一座
現在一年建幾座
巍巍大橋主塔矗立,橋麵車輛穿梭,千餘公裏江段上,座座嶄新的大橋,讓兩岸群眾千年橋夢得圓。
一天兩座、八個月內六座長江大橋建成通車,2021年的湖北可謂是長江大橋“通車之年”——
2月、4月、7月,宜都、青山、伍家崗3座長江大橋先後通車。進入9月,棋盤洲、武穴、赤壁3座長江大橋相繼通車,建成通車密集程度不僅在湖北史無前例,在全國也很罕見。據悉,6座長江大橋總投資249億元,覆蓋鄂東、鄂東南、鄂中以及鄂西地區。
2021年7月30日,宜昌伍家崗長江大橋舉行通車新聞發布會,宣布當天試通車,8月2日上午9點對社會車輛開放通行。這是宜昌城區首座跨徑千米級的特大橋,該橋於2021年8月2日正式通車。(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田悅 通訊員 張祖禮 肖露 攝)
過去,幾年才建1座長江大橋;現在,一年就能同時建設好幾座。十年來,擁有“中國建橋軍團”這一硬核實力的湖北,迎來橋梁建設的飛速發展。截至今年上半年,湖北已建成通車和在建的長江大橋數量達到43座。這意味著,長江湖北段平均每隔24.7公裏就有1座大橋。
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城市“骨架”的快速生長,“催熱”大橋的建設速度——
棋盤洲、青山長江大橋是武漢城市圈環線新增的過江通道;宜都長江大橋讓呼北高速跨江南下直抵湖南,打通“中三角”新的快速通道;武穴、赤壁2座長江大橋通車後,鄂贛、鄂湘間新增快速通道,鄂東與鄱陽湖區、江漢平原與洞庭湖平原間的通行時間將大幅壓縮,武穴到陽新、湖北武穴到江西瑞昌則從2小時邁向5分鍾,長江中遊城市群一體化再添新紐帶。
圖為宜都長江大橋鳥瞰。宜都長江大橋收費站自2021年2月9日0時起開通試運營,實施全國聯網收費。(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曙鬆 攝)
人民對於美好生活的向往,對綠水青山的追求,讓越來越多的大橋“一跨過江”——
世界最大跨度雙層懸索橋——楊泗港長江大橋,考慮通航和交通量等因素,主跨1700米,跨越長度當時居世界第二。
宜昌伍家崗長江大橋處於中華鱘保護區的核心區、中華鱘洄遊繁殖棲息地,為此大橋建設中多投入一億元“一跨過江”,為的是不驚擾中華鱘。
一橋一景
江麵架起“橋梁博物館”
“橋型種類齊全、單跨跨徑大、技術難點多、科技含量高。”10年來,湖北的長江大橋不僅建得多,而且顏值高,內涵更豐富,許多橋進入世界橋梁殿堂。
技術創新,科技滿滿。長江石首段長年累月泥沙淤積,被稱為“建橋禁區”,湖北交投集團建設石首長江大橋,猶如“豆腐上插筷子”,大橋綜合施工難度位居世界同類橋梁前列。青山長江大橋采用938米“一跨過江”的全漂浮體係斜拉橋設計方案,不僅主塔更“苗條”,還可抗19級大風。
2019年9月28日,石首長江大橋正式通車。(視界網 鄧千 車榮華 攝)
一橋一景,各領風騷。藍裝亮相的沌口大橋、“鑽石型”的武穴大橋、紅色“編鍾”的棋盤洲大橋、中國“牌樓”韻味的宜都大橋……造型各異、五顏六色的長江大橋刷新湖北顏值。
身姿靚麗,功能齊全。越來越多的雙層公路橋、公鐵兩用橋橫跨江麵。2014年6月通車的黃岡長江大橋,為城際鐵路過江通道;2019年2月通車的荊州長江公鐵大橋,成為浩吉鐵路煤運大通道;2019年10月通車的武漢楊泗港大橋集過江交通與觀光於一體,是長江上功能最完備的橋梁。
俯瞰武漢楊泗港大橋南岸綠樹成蔭的橋頭公園美景。(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梅濤 攝)
工藝創新,追求環保。不讓一滴汙水流進長江,這在大橋建設者中已形成共識。大橋工地均修建泥漿沉澱池等設施,把汙水分離為清水和泥土,進行循環利用,最大限度保證周邊的生態環境。
“中國建橋軍團”也從武漢出發,走向全國和世界,承建全國八成跨海大橋。10年來,中國“建橋軍團”代表企業中鐵大橋院、中鐵大橋局、中交二航局完成產值增長至20.51億、500億、891億元,均成倍增長。
擁有長江最長岸線的湖北,還將飛架更多大橋。根據規劃,到2035年,我國規劃布局長江幹線過江通道276座,其中湖北省69座。湖北交投集團介紹,“十四五”期間,將繼續投資建設百裏洲、李埠、觀音寺、雙柳、燕磯等一批世界級的長江大橋。
沿江市州長江大橋全覆
一座座長江大橋正以最快的速度、最美的姿態橫空出世,共同締造荊楚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道道飛虹,架起高端產業項目和創新要素流動的大通道——
氣勢雄渾的沌口長江大橋牽起武漢四環線,讓光穀、車穀“手牽手”,這座目前長江上最寬的橋,除了雙向八車道,還有兩條應急車道,成為南來北往的貨運車輛過江主通道。
棋盤洲長江大橋緊鄰黃石新港棋盤洲港區,開通後將帶動“公鐵水”多式聯運。貨車司機鄧師傅稱,國家第二批多式聯運示範工程項目——黃石新港棋盤洲港區離棋盤洲長江大橋黃石新港收費站僅幾公裏,大橋通車後企業物流成本大幅下降。
棋盤洲長江大橋。(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薛婷 攝)
座座大橋,成為老百姓的“連心橋”“致富橋”——
這是“2小時到5分鍾的跨越”。2019年11月28日,鹹寧市嘉魚縣沸騰了,由湖北交投集團3年多建設的嘉魚長江公路大橋正式通車。至此,我省沿江市州全部邁入“長江大橋時代”。當天,嘉魚縣、洪湖市的老百姓打著腰鼓、耍著龍燈、舞著獅子奔上橋頭,歡慶期待已久的這一天。69歲的村民申鳳英激動地說,以前過江靠渡船,現在告別千年輪渡過江曆史,過去要2小時,現在隻要5分鍾。
嘉魚長江大橋連接嘉魚縣和洪湖市,是湖北省境內建成通車的第29座長江大橋。(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勇 通訊員 周漓 龍鈺 攝)
這是“邁入同城時代”的期盼。2021年9月25日,武穴長江大橋通車,大大方便武穴、陽新、江西瑞昌等兩岸居民出行和物資運輸,三地群眾出行成本大大降低,三地攜手邁入同城時代。
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質量監督、安全監管、科技創新,落實橋梁全壽命安全監控理念,把每座長江大橋打造成百年精品橋,向著“建設交通強國示範區、打造新時代九省通衢”接續奮進。
8月,武漢天氣持續晴好,風輕雲淡,鳥瞰長江武漢段,7座跨江大橋盡收眼底。(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魏錸 攝)
2012年—2022年,湖北建成通車的17座長江大橋:
鸚鵡洲長江大橋、九江長江二橋、黃岡長江公鐵大橋、秭歸長江大橋、宜昌至喜長江大橋、荊州長江公鐵大橋、石首長江大橋、嘉魚長江大橋、沌口長江大橋、楊泗港長江大橋、青山長江大橋、棋盤洲長江大橋、武穴長江大橋、宜都長江大橋、伍家崗長江大橋、赤壁長江大橋、鯿魚洲長江大橋。
其中黃岡最多,達5座,武漢、宜昌各4座,荊州、鹹寧各2座。
目前,我省建成通車的長江大橋增至38座,在建5座,在建和通車的長江大橋共計43座,在長江沿線省市中排名全國第一,惠及兩岸千萬群眾。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輝 通訊員 潘慶芳)
湖北日報客戶端,關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僅為用戶推送權威的政策解讀、新鮮的熱點資訊、實用的便民信息,還推出了掌上讀報、報料、學習、在線互動等係列特色功能。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